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529章 给郤锜远大的目标

第529章 给郤锜远大的目标

    高层要去“商丘”进行社交,大多数人对表演“采桑”很是期待,军队则是按照计划撤离。


    当然了,一应的战俘以及物资肯定是随着军队的撤离运回去,不可能就那么放在宋国这边。


    “我始终认为不该去观看‘采桑’啊。”智罃很认真地说道。


    智罃讲那一句话,提到了很多次。


    为什么智罃会认为不该去观看节目呢?


    之前有提到过,宋国表演“采桑”这个大型节目,通常是在他们举行盛大祭祀的时候,要么就是表演给周天子或霸主国的国君看。


    近期宋国有固定的祭祀活动吗?或者说,有什么需要让宋国大肆举行祭祀活动吗?似乎是没有的。


    打退楚军的入侵在宋国这边的次数太多,不需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跟祭祀就压根扯不上半点关系。


    有些一国之君倒是到了宋国,可是周天子和晋君周都没有来到宋国。


    问题是,抵达宋国的一国之君,他们不够资格让宋国表演“采桑”这个盛大的节目。


    那么,宋国表演给晋国的一众卿大夫看,想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讨好或尊敬,合适吗?


    “宋国君臣是昏了头了!”智罃又一次当着楼令的面进行抱怨。


    近期,智罃主动找楼令的次数很多,摆明就是想要弥合关系。


    很多次的见面中,智罃先隐晦地表示不会再支持赵武这个女婿,后来干脆对楼令明示。


    再怎么说,智罃好歹是晋国的上军将,他还是楼令的大舅哥,明明白白进行表态,哪怕楼令不信或存有疑虑,总不能让楼令继续保持明显的疏离感吧?


    当前没有“亲亲相隐”的说法,相关的概念一定有。


    如果连亲人或亲戚都不重视,想来很难让人相信会爱陌生人。


    哪怕是为了表现得更人情世故一些,面对亲人或是亲戚给予更多的机会,所有人都会觉得正常。


    这个无关“大爱”或“小爱”之类,纯粹就是正常人持有的感情观。


    而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不正是他们超越了正常人吗?


    楼令不能在智罃想要亲近的时候拒绝,那会让其余人看到并产生影响,别说楼令也想着弥合关系了。


    “中军将最想看。这个才是问题啊。”楼令并不觉得郤锜飘了。


    什么飘了?


    也就是担任中军将期间对楚国取得大胜,乃至于逼得楚君审自降身份进行谈判。


    应该说,极其骄傲的郤锜,他觉得别人尊重自己属于理所当然,宋国想用表演“采桑”来表达尊重完全没有问题。


    怎么可能会没有问题呢?


    问题简直就是太大了!


    可是,郤锜就是认为没有问题,谁将其中的问题说出来,极可能就要被记恨。


    “你劝劝吧?”智罃首次明白地提出这个请求。


    楼令停下脚步,看着智罃问道:“你认真的?”


    惹得郤锜当场发飙的问题不大。


    要是郤锜记恨并想要算账,问题才算大了。


    “中军将听你的劝。”智罃说着意识到了什么,解释道:“我们要是观看,天下人就知道了我们的尊卑不分,诸侯……”


    “道理你都懂,为什么不自己去劝?”楼令直接说道。


    智罃苦笑说道:“我讲得再有道理,中军将都不会听啊。”


    这里是不是牵扯到了大局?


    也就是,为了晋国好,明知道会惹怒郤锜,有人应该站出来牺牲。


    讲道理的话,智罃的认知是正确的。


    新的问题来了,楼令是晋国的一份子没有错,其余人也是晋国的一份子,站出去劝说超过九成九的机率会躺枪,凭什么是楼令必须站出去躺枪?


    楼令可以站出去,他却是有着另外的想法。


    晋国卿大夫接受宋国的好意观赏“采桑”就是逾越,这一点绝对没有错。


    之前以卿大夫之身直接与楚君审谈判,难道就不是逾越吗?


    楼令希望郤锜可以更嚣张一些,最好就是横扫中原列国完成以天下,次级一些就完成取代周天子这一目标,压根就不想压制郤锜的嚣张气焰。


    “别说了。不止中军将会看,你也应该看,我们都要看。”楼令说道。


    智罃直接呆住了。


    明知道会出现不好的影响还要去做,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操作?


    “你……,我……。”智罃有点失去语言能力。


    楼令笑眯眯地说道:“我且认为你不是要害我,我也可以去劝说中军将。然后呢?”


    智罃急了,激动地喊道:“我自然没有要害你的心思。若是中军将暴怒,我一定站出来承担。”


    “主要是你可以先说服下军将,再一起说服中军将!”智罃进行强调。


    为了大局嘛,该有人牺牲的时候,那人就是应该站出去,有大局观的人都能够理解。


    只不过,很多时候理解归理解,还是要问一句:凭什么。


    关于凭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自身没有那个觉悟,哪怕理解和最终去做,一定就是被逼的。


    要是自己愿意,自然也就不存在被谁强迫。


    讲实话就是楼令不愿意。


    说私心,没有大局观,什么之类都好。


    楼令爱晋国,可是又没有爱到不顾一切的地步。


    论事实而言,哪怕就是看了“采桑”又怎么样,晋国会因此而亡国吗?


    可别等上几十、上百年或更久之后,晋国最终给亡了国,再牵扯上某天一众卿大夫观看了“采桑”来说,就是因为他们做了那一件而导致亡国。


    那并不是制定出什么战略。


    他们没有统率数十万大军出征再搞得全军覆没。


    造成逾越这种事情,多少诸侯逾越了周天子的规矩,又有多少大臣逾越了本国之君。


    真要是情况会超级严重,一贯谨慎小心的宋国,他们的君臣会比他国君臣更在乎,没有那个胆子去做。


    所以,晋国卿大夫要做的事情会严重,跟超级严重搭不上边。


    再看看其余列国的反应,他们可能会存在看法,只是不敢说出来。


    事实是什么?


    楚国主动求和之后,列国众人对晋国卿大夫远比之前更为尊重。他们明确知道晋国卿大夫要做逾越的事情,顶多就是跟至交闲言碎语几句,公开场合一点都不敢谈及。


    这种氛围对晋国来说挺好。


    是对晋国好。


    对晋君周可就显得很不友善了。


    晋国的臣权超过君权会体现在很多方面,列国怎么反应有些平静呢?


    那是因为晋君周目前还小。


    作为一国之君却是年纪小,权柄落到大臣手里,对于春秋时代的人来说,他们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纯粹就是周公旦和周成王一块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周公旦大权在握到天下人对他篡位都认可的程度,结果周公旦平和地将权力移交到了周成王手上,周成王也善待了周公旦的后裔。


    起码在春秋时代,没有人认为当权臣就会走上篡位的道路。


    然后,算起来第一个以臣子之身成功篡位的是田氏代齐。


    之前的商取代夏,周取代商,他们互相之间论起来是附庸关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臣。


    简单来说就是,夏的“后”是共主,商的“帝”也是共主,也就是大家一样是部落(文明)之主,共主是全体诸侯中最大的那一位诸侯,而商部落和周方也是诸侯之一,算不上是篡位或篡国,只能是用“取代”这样的定义。


    篡位或篡国的“篡”本身就指向很清晰,君臣统属关系之下的反叛,以臣子之身进行了窃取。


    “为什么啊?”智罃不理解楼令为什么非但不进行劝阻,看着反而像是要火上浇油。


    楼令继续一脸的笑眯眯,反问道:“大舅哥是想继续内斗?”


    智罃脸色大变,急声说道:“我可没有这种想法!”


    “那外部的威胁更大,不好吗?”楼令问道。


    智罃此时此刻才算是明白楼令的意图,以至于怔怔地盯着楼令看,好一会无法回过神来。


    “仔细想想,令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些事情看着无法理解,每每总是到最后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


    “我以前怎么会忽略呢?真是太不应该了!”


    “是不是应该……,干掉赵武?”


    智罃真的生出了将赵武干掉,使得与楼氏冲突点完全消失的想法。


    有过一次覆灭的赵氏,他们的嫡系只有赵武存活。


    智氏和赵氏是有婚约没有错,因为赵氏只剩下赵武这棵独苗,他一死可没有其他嫡系接棒,双方的婚约自然就不存在了。


    楼令一直在原地等,等着智罃回过神来。


    其实,成了卿大夫的楼令不用再那么小心翼翼,不想等智罃的话,并不是不行的。


    只不过,楼令知道日常相处很多细节不注意,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或不在乎,总有人会非常在意。一次就可能结仇,次数多了累积变成大仇。


    回过神来的智罃,他看楼令的目光里充满了热切,搞得楼令有些不自在。


    他们来到郤锜的军帐。


    “你们又凑一块了?”郤至早就到了。


    军帐里面的人不少,卿大夫之中缺了士鲂,另有祁午、长鱼矫、魏颗等一些人在场。


    中行偃特别多看了几眼智罃和楼令,能够看出好像有什么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还是那一句话,中行偃对智罃再怎么不满意,仍然无法改变智氏之主和上军将是智罃的事实,进行打压都要极有分寸,免得荀氏真的爆发内乱。


    作为一个整体的荀氏,小宗智氏在这个整体的力量占比应该是两成左右?


    那当然是荀氏分出智氏这个小宗的时间不太长,算起来只历经过智首那一代,现任的智氏之主智罃也就是第二代。


    智罃成为智氏之主后,他其实大多是在吃智首的老本,新得到的封地也就秦地的其中一块。


    荀氏新获得的封地不少,六成归了荀氏这个大宗,三成被纳入小宗中行氏。


    所以了,真的不怪智罃有意见,闹到想要图谋自立。


    作为荀氏大宗之主和小宗中行氏之主的旬庚和中行偃,他们或许是有自己的想法,讲事实就是没有照顾到智氏这个小宗,乃至于是牺牲智氏的利益了。


    士匄等楼令坐下,立刻倾斜身躯过去,问道:“怎么样?”


    楼令猜到士匄在问什么,还是反问:“什么怎么样?”


    士匄却是先看了一眼智罃,再回看到楼令身上。


    只是,楼令选择性装傻,移开了目光。


    那么就是,不止智罃希望楼令可以站出来劝郤锜不观赏“采桑”这个节目,士匄也有相同的想法。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于,士匄比较有分寸感,或是他不想亲自冲锋陷阵。


    “中军将。”中行偃等士鲂到来,众人分别入座,选择第一个说话:“我以为不宜观赏‘采桑’。”


    好些人立刻看向中行偃,大多数人脸上充满了惊讶。


    “为什么?”郤锜问道。


    中行偃面无表情地讲述理由,无非就是逾越之类。


    “我一定要看呢?”郤锜问道。


    中行偃一改严肃的表情,笑呵呵地说道:“那便一起看。”


    什么情况啊?


    就是作为中军佐,该劝就劝一劝,履行完辅助的功能之后,再表示愿意一起扛?


    郤锜看向众人,问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没有人吭声。


    所以是,郤锜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明白会造成逾越,还是要那么干。


    “下军佐?”郤锜点名。


    楼令视线本就在郤锜身上,说道:“提醒一下宋国君臣。他们仍旧要表演,怎么会是我们的错呢。”


    这很楼令。


    反正就是要好处,有错大家一起承担。


    “很好。”郤锜一脸的笑意。


    该怎么说呢?


    无论到底有没有拿定主意,郤锜近来都会问楼令的意见,看着就是养成习惯了。


    如果有一个人总是能够证明自己的正确,相信那个集体之中的其余人,他们一定会对一直正确的人产生依赖感。


    当然了,相信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去问意见是另外一回事。


    有些人是很厉害,要命的事情是他们光有能力,无法让人产生亲近感,别提出现依赖感或信任感了。


    明天就是宋君瑕正式举行宴会的时间。


    今天,郤锜特地邀请众人过来,不是想听谁的劝说。


    “宋国对我们还重要吗?”郤锜问了这个问题。


    晋国需要宋国的原因是,需要在楚国边上有一个能够扛得住的盟友,平时尽量去消耗楚国,战时能够就近威胁到楚国的本土。


    开始之初,晋国是看上了郑国。


    毕竟,郑国可是春秋第一个站出来称霸的国家,后来因为多种原因衰弱下去。


    由于晋军与楚军大多是在郑国境内交战,迫使郑国在两边摇摆骑墙。


    郑国降而复叛的次数太多,自然也就让晋国转而支持宋国了。


    有一件事情一直挺让晋国高层在意,并不是宋国扛不住楚国,主要是郑国一直在找宋国的麻烦,很多时候宋国在与郑国竞争中吃亏。


    中行偃问道:“中军将为什么这么问呢?”


    郤锜说道:“打完‘鄢陵之战’了,想来郑人应该清楚楚国难以与我们抗争,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


    中行偃有点没太理解郤锜的意思。


    “宋国打不过郑国。郑国知道接下来应该站在哪一边,他们必然会拼命来获取我们的信任。郑国比宋国强大,显然郑国对我们更有用。”郤锜说道。


    那并不等于晋国要放弃宋国,只是接下来会分出一个侧重。


    中行偃说道:“郑国因为我们获胜而站在我们这一边,值得信任吗?”


    这一下换郤锜不太理解中行偃的意思了。


    刚才,郤锜已经说了,郑国想要获取他们的信任,会用实际行动来表现,晋国需要的也仅是郑国卖力,无关晋国到底要不要相信郑国君臣。


    “中军将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极尽地利用郑国。是这个意思吧?”楼令说道。


    “就是这个意思。”郤锜纳闷自己说话是不是没有逻辑,搞得有人要捋一捋再翻译似得。


    中行偃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反而觉得郑国会继续站在楚国那边。”


    其实,楼令也觉得郑国不会马上全面投向晋国,应该会继续站在楚国一边。


    倒不是说郑国突然间有了信誉,纯粹就是他们立场转变太快,得不到任何一方的信任,只会被当成利用对象,显然是不利于郑国的。


    现下对郑国来说是一个机会,他们哪怕是想跟着晋国长期混,可以在楚国失利的情况下为楚国拼命,直至损失惨重才投向晋国,起码可以挽回一些信誉。


    同时,损失惨重状态下的郑国对晋国来讲价值不大,想利用郑国也割不下几两肉,郑国在投靠晋国之后只要尽作为盟友的本分就可以了。


    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郑国需要一个重新的定位,而新的定位并不是一时造就,需要有那么一个过程。


    郤锜没有因为中行偃持反对意见而发怒或什么,不管内心里的想法是什么,看上去就是用正常的态度进行探讨而已。


    到后面进行表态,楼令选择与中行偃、智罃站到了一边,选择与郤锜站到一边的则是郤至、士匄、士鲂。


    这一次选边站,有人是站在道理与猜测之上,有人则是纯粹只选立场。


    能够将选边站看作是在划分阵营吗?


    也许有人会那么觉得。


    只是,更多的人仅是就事论事的态度。


    关于在郑国和宋国之间的侧重怎么选择,当天没有讨论出结果。


    讨论一件事情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后面也就加入一个要不要扶持吴国的话题。


    恰好申巫臣就在“商丘”城内,郤锜也就让人过去召唤。


    “拜见诸位卿大夫,诸位同僚。”申巫臣进来就规规矩矩行礼问候。


    郤锜等申巫臣坐下,用目光示意中行偃直接进入主题。


    “你知道我们打赢,且是大胜吧?”中行偃先问这个。


    申巫臣站起来,激动地说道:“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无论是政治或军事上的。”


    那么,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中行偃问道:“你觉得我们需要扶持吴国吗?”


    申巫臣想都没想,说道:“自然。”


    以前,晋国想扶持吴国的理由太简单,主要是宋国在南边独木难支,并且宋国还一直被郑国针对,导致晋国需要扶持另一个国家来给楚国加难度。


    现在?晋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变得不是那么需要吴国了,好像是失去了扶持的意义。


    “诸卿好像有一点误会了。”申巫臣一直站着,环视众人一圈,最后看着郤锜,说道:“齐国与楚国争霸的时候,齐国一直是胜利的那一方,为什么我们的竞争对手会是楚国呢?”


    申巫臣不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径直往下继续说道:“楚人性格坚韧,绝不是一场战役能够使之失去雄心壮志。他们只会越挫越勇,无法战胜对手也不会认输。”


    说起来,申巫臣就是楚人,他这样讲并不是在夸自己,也不是硬夸楚国。


    那是历史给出的答案。


    一个问题问得很好。


    楚国与齐国争霸的时候,楚国真就是一直输的那一方。


    轮到楚国与晋国争霸,其实楚国也是胜少败多。


    可是,能够与中原霸主争夺天下霸主宝座的国家,一直都是楚国。


    “必须攻击楚国本土,乃至于攻破都城,撕咬下足够的土地,要不然……”申巫臣认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说着就停了下来。


    当前的晋国和楚国并无领土接壤。


    不过,夺取土地使之变成飞地,对于春秋时代的人来讲并不是什么心理障碍。


    “晋国需要战斗,无论对南方或是中原,一直要进行战斗,绝不能停下来。霸主不可以追求和平,要不然会懈怠,会变得害怕战斗。”申巫臣再次环视众人,停了几个呼吸的时间,才继续说道:“如果想让楚国无法构成威胁,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扶持吴国。”


    郤锜刚才在想一个问题。


    从楚国崛起之后,争霸战争打得那么激烈,似乎齐国从未攻击过楚国的本土?


    能够确认的一点,晋国与楚国打了几十年,楚人有“饮马大河”的伟业,晋人却是没有做出过什么壮举。


    “攻打楚国的本土,夺下土地……,或攻破‘郢’都吗?”郤锜必须承认自己有被吸引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