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461章 晋国的艰难时刻

第461章 晋国的艰难时刻

    得到晋国召唤前来会盟的国家,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地点。


    齐军与卫军还在卫国境内。


    鲁军和曹军在曹国境内。


    其余参与会面的国家?他们则是在宋国境内。


    晋军从“制田”离开之后,郑国执政子罕率郑军东返,宋军在“汋陂”这个地方被郑军击败。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到晋军主力,包括郑军重新向东的信息在晋军也是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


    因为楚国使者前来会知,说是楚君审要北上,轮到栾书做出抉择了。


    “我们是继续南下,还是停在原地?”栾书询问意见。


    郤锜说道:“我们已经不会从国内征调部队,继续南下或是停在原地,有什么区别?”


    晋国的四个军团已经全部出动,并非不能够继续从国内征调兵力,很现实的事情是有多少家族愿意为国家做出牺牲。


    要知道一点,晋国出动的可是四个满编军团一共十五万大军!


    这等兵力之下,应该接到征召命令的家族几乎全部履行纳赋义务,再增加兵力就是义务之外的付出了。


    栾书自己就不愿意栾氏再出兵,他却是干得出强迫其余家族出兵的事情。


    所以,栾书刚才那么问,等着有人给予机会,再抛出增兵的议题呢。


    “楚军的总兵力已经接近二十万。”士燮说道。


    那可是二十万的兵力!


    翻一下史书,从姬姓顶替子姓成为天下共主之后,哪怕是周天子召集天下诸侯,从未一次出动二十万的总兵力。


    晋国进行军事改革,那么多年的时间过去,两次集结十五万大军在过程中或是结果上,其实都算不上多么美妙。


    上一次,十五万晋军东征,暴露出来的问题简直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伤亡情况亦是非常严重。伤亡徒增其实能够理解,根由便是“羡”的数量太多,他们相比起“徒”在各方各面的素质更差。


    这一次,只能说晋国的军事改革时间节点更后面,吃了西征秦国的太多亏,更多的家族不得不重视对自家“羡”的训练与列装。成果到底怎么样,只能经过实战才知道了。


    至于楚国?他们无论是打谁,不说每一次都是出动十万以上的兵力,几万几万不断往外派遣属于正常情况,一旦是跟晋军交战就没有兵力低过十万。


    不正是晋国吃了兵力过少的亏,才导致进行军制改革成了晋国君臣的共识嘛!


    在扩编之后,晋军首次南下与楚军进行较量。


    现在倒好,十五万晋军南下,楚国出动二十万大军应战,兵力方面还是楚军比晋军多。


    晋军还是长途跋涉南下的状态,由于先期的后勤是由“大夫”、“士”、“徒”各自负担,晋国的后勤压力还没有显现出来。时间要是拖得太久的话,到底会出现什么状况,没有人能够说得准。


    以实际需要来看,各个家族的一家之主肯定是希望战争快点出结果,只是他们更不想输,没有人敢在继续南下或原地停驻上面轻易发表意见。


    一直持反战态度的士燮再一次提到楚军的兵力,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反战的态度。


    栾书扫了士燮一眼,再次重复刚才的提问。


    “我们与秦国的‘韩原之战’,惠公没有凯旋;我们与狄人的‘箕之战’,主帅先轸阵亡;我们与楚国的‘邲之战’,主帅荀林父兵败溃逃。那些都是我们的奇耻大辱!中军佐也见过先君这些战事,现在我们躲避楚军,就又增加了耻辱。”


    开口说话的人是郤至。他不是要给士燮难堪,纯粹阐述晋国这些年来遭遇到的失败。


    也就楼令不熟知春秋时期的晋国历史,要不然会知道郤至讲得那些话在另一个历史版本也说过。


    所以了,自从“邲之战”给战败之后,晋国没有再一次在大战中击败楚国,喊什么重新恢复霸权之类的话,天下人看来就是像极了在圈地自萌。


    只有晋军在一次够份量的战役中击败楚军,才能够从事实上证明晋国重新取得霸主地位!


    现在的机会来了,只是晋国君臣无论表现得多么有信心,内心多少会有些揣测不安。


    反战的士燮不能就此熄火,斟酌了一下,开口说道:“我们的敌人不是被打残,便是已经重新屈服,只剩下了一个楚国。”


    关于这一点,众人不得不承认。


    士燮接着往下说道:“近些年来,国内多次发生动荡,到现在仍旧没有平息下来,且显示的问题正在增加。圣人(应该是指周公旦)都无法完全使得内部与外部没有忧患,一旦外部有忧患,内部怎么会平稳?”


    话说到这里,士燮知道不应该继续往下阐述其余观点,咬了咬牙还是说道:“我们为什么不能暂时放弃与楚国争锋,先来解决内部的忧患呢?有楚国这个大敌,想来没有人敢在内部掀起致使国家会覆灭的大患吧?”


    那一些话说下来,好多人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脸色最难看的人无疑是栾书。


    谁让栾书是中军将?他需要进行反驳,开口说道:“内忧是有的,只是没有中军佐说的那么严重。”


    郤锜冷笑说道:“既然中军佐那么说,是不是代表范氏会将吃下去的好处吐出来?”


    这一刻,栾书在心里狂吼:“怼得漂亮!”


    真的就只有郤锜会不顾及他人脸皮,话语如剑那般刺人。


    如果说栾书狂喜,郤犨就直接一脸死了爹娘的表情了。


    “怎么劝,都劝不好啊!”郤犨心里哀叹。


    近年来晋国的几次动荡下来,范氏在追逐利益上面可没有落于人后。


    因为郤锜说得太直接,搞得士燮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已经吃下去,没有家族会吐出来。


    哪怕士燮个人愿意,他也无法让范氏的集体意志屈服。


    所以,士燮神色难看外加心里惭愧,低着头不敢以面目示人了。


    看了全程的楼令却是只觉得荒谬。


    现在再来讨论要不要与楚军交战,是不是显得太晚了?


    倒不是说十五万晋军已经南下的事情。


    在不久前,楚国使者过来,通报楚君审会北上的消息。


    好嘛!


    楚国的一国之君要亲自北上迎战南下的晋军,结果晋军得知消息退兵,天下人会怎么来看待这一件事情呢?


    且不论天下人会怎么看待晋国,晋人从此之后就该觉得矮了楚人一头。


    心气一旦被打散,想要再重新振作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者说了,无论心里再怎么没底,起码当前的晋国君臣,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在位期间,出现晋军不战而逃的事情!


    楼令也知道士燮的担忧,乃至于赞同士燮在“外无强虏,内无悍臣,国恒亡”的观念,


    问题是什么?士燮抓得时机实在太烂了!


    这一点好像也怪不到士燮?只能说当前并没有所谓的“政治家”,更不存在“战略眼光”这个词,能够走一步看一步都算是强人,走一步看三步压根就是妖孽。


    那是体现在发展家族与统领国家上面,并不单独指那一项。


    因此,楼令从一开始就规划好楼氏的发展道路,哪怕仅仅是规划了十年,讲事实就是过于划时代。


    也正是因为楼令的超前,才有了楼氏现如今的规模。不然可以翻一番历史,真的找不到一个几乎从零开始的家族,能够在短短十多年之内发展到那样。


    当然了,那是赵武还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他只花了不到五年就恢复赵氏覆灭之前的规模,二十年不到让赵氏成为晋国内部最强大的家族。


    只是,赵氏覆灭又再次振兴,讲事实就是得了先辈的遗泽,包括赵武能够担任卿位。


    楼令没有遗泽可以继承,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努力打拼。


    现在的士燮大概只是有初步的思考?让他将想法阐述出来,大概率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清楚。


    这一次的会议没有结论。


    其实,没有结论就是有了结果。


    南下的晋军绝不可能就此撤兵,无论心里有没有底,总之就是要跟楚军打。


    只不过,由于心里太过没底的关系,栾书不敢下令继续南下立刻与楚军交战。


    恰好宋军被郑军击败的消息传来,栾书下令大军转道前往,他们要前往宋国境内。


    大军走到一半,华元亲自带着郑军从宋国势力范围撤离的消息过来。


    “郑军直接前往陈国了。”华元当着晋国众人讲出这个消息。


    在此时,晋军已经抵达郑国与宋国的边境处。


    栾书表示知道,问:“诸侯可都率军抵达宋国?”


    华元露出错愕的表情。


    这种事情,不该是晋国直接与诸侯联系,轮得到宋国来管吗?


    栾书解释道:“北边连续下了十多天的雨,我们这边的人与各方诸侯失去联系了。”


    之前,离晋军最近的会盟诸侯是在曹国,互相之间十天左右能够通讯一次。


    随着栾书率军一直南下,联系的间隔一再增加,到现如今完全断了联系。


    “雨下得很大吗?”华元知道当前季节有些局部确实会连降大雨,没想到大到会让晋国与诸侯失去联系。


    栾书不是没有想过,到底是不是诸侯故意躲起来不联系。


    要知道楚国一再增兵,屯驻在陈国势力范围的楚军早就已经突破二十万这个数量。


    诸侯肯定也在关注楚国的动向,他们获知楚军在陈国集结的兵力超过二十万,怎么可能会不心生退缩之意呢?


    大实话就是,晋国这边打探到楚军超过二十万,不是明白撤军将导致出现什么格局,他们也想退缩了。


    现在的晋国高层,他们完全就是知道撤军将带来何等严重的后果,乃至于比战败的结果更差,一个个才咬牙硬撑着。


    “诸侯……不能来吗?”华元当然也知道楚军的数量。


    宋国君臣比任何一方都害怕晋军会龟缩,才有了华元亲自过来的这一举动。


    华元那么问,其实就是在试探晋国高层会不会退缩。


    如果晋国撤军,固然晋国会出现一系列恶劣的后续结果,马上会遭殃的却一定是宋国。


    栾书怎么会看不出华元内心的担忧,笑眯眯地说道:“我们一定不会放弃宋国这位盟友。”


    事实是,晋人已经退无可退。


    栾书搞了那么多的阴谋诡计,无论是什么手段都奔着人心而去,哪能不知道该怎么玩?


    晋军不可能不战而逃,问题是宋国君臣不知道。


    所以,栾书这个时候不卖宋国人情,什么时候卖?


    这个承诺对宋国无比重要,直接让华元露出一脸的感动。


    “我立刻去面见君上,携带全国的兵力立即与伯国大军会合。”华元需要表态。


    栾书却是说道:“楚军兵力太多,有条件两线作战。如果贵方国内空虚……”


    华元先“这……”的拖了很长的尾音,再问道:“晋卿的意思是?”


    早有决断的栾书说道:“请你们屯兵‘汋陵’这一所在,楚军攻打的话,无论怎么样都守住;一旦楚军不去打,请你们一定主动出击,缠住当面的楚军。”


    这个“汋陵”是宋国的地盘,它是宋国与陈国的边境城池之一。


    楚军现如今屯驻在陈国都城“宛丘”附近,无论郑国、宋国、陈国都是地势相对平坦的国家,等于大军可选的行军通道非常多。


    晋国高层当然想让宋军与己方大军会合,增加与楚军交战的可用兵力。


    可是,宋国真的倾巢而出与晋军会合,国内空虚再被楚军入侵,完全有可能让宋国君臣屈服。


    到那个时候,宋君成下令宋军调转矛头对付晋军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只是一场战役的胜败倒是没有什么,郑国已经背叛晋国,再让宋国屈服楚国,晋国在南边可就没有了盟友。


    那样一来,晋国高层商议来商议去,拿出的决断是让宋军先保家卫国。


    晋国高层商议的结果不止是那般,他们后面还会通知各诸侯率军进入宋国,前往“汋陵”与宋军会合。


    等于说,晋国高层知道当前的情况非常不妙,他们却是抱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这一战晋军单独面对楚国阵营的大军。


    有了那等决心的晋国高层,他们近来不再互相针对或拆台,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精诚合作阶段。成了这种状态的晋国,某种意义上来讲空前强大。


    华元走了,走得很急。


    送走华元的栾书将自己封闭在军帐内,一待就是三天没有出来一步。


    “君上的病好了,率领上军正在南下。”栾书再一次召集众人,自然是在三天之后。


    得到这个消息的众人,脸色上没有展露什么情绪。


    栾书继续说道:“算一算时间,楚君已经北上。这样一来,楚军应该是已经在北上的途中?”


    光听那一句话会比较绕,情况则是那么个情况。


    郤锜率先表态,大声说道:“那我们还在等什么?立即拔营南下啊!”


    栾书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问其余人:“诸位的意见呢?”


    没有人吭声。


    “拔营是该拔营,可是南下,该去哪里?”栾书讲了很实际的问题。


    晋军和楚军可没有约定开战地点。


    起战端的根由是郑国背叛晋国投靠了楚国,特别是背叛了晋国的郑国出兵入侵宋国。


    南下的晋军到现在都没有对郑国实施军事打击,不是不想打,抓不住滑不溜丢的郑军而已。


    现在,郑军跑去陈国跟楚军会合,晋军倒是能够趁郑国内部空虚攻城拔地,问题是当前的战争思维不是这样子的。


    目前的战争思维就是正面击败敌国的军队,迫使他们的高层屈服,从自己的敌人变成小弟,再听从自己的命令成为与其他国家竞争的助力。


    对晋国的限制远比楚国更多。


    楚国还能够玩不下去的时候吼嗓子“我蛮夷也”不讲规矩。


    得益于各种规矩能够更好发挥霸权的晋国,一旦不遵从那些规矩,当霸主的成本会无限增高。


    有规矩可依,晋国与列国在规矩框架内竞争,好过这个那个诸侯降而复叛,晋军要四面出击来维持霸权。


    这个也是曾经晋国没有心理负担破坏规矩,到有称霸经历后去维护规则的原因。


    楚国很多时候愿意遵守游戏规则,恰恰就是楚国君臣明白游戏规则存在的好处。


    因为郑国没有丝毫国家信誉,无论晋国或是楚国跟郑国结盟,他们只是纯粹在利用郑国,还是毫无心理负担也不用顾忌其余诸侯看法的利用。


    “楚军北上,最有可能走哪一条路线?”栾书问道。


    近来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楼令,他笃定楚军会走沿着洧水的行军路线,等着看看有没有人会提出该观点。


    要知道楚军的兵力可是超过二十万,人可以不用顿顿吃饱,没有充足的水源却是绝对不行。


    那么庞大的兵力,每一天对水源的消耗必定很夸张,行军只能是沿着大型水系。


    其实,晋军的情况也是那样。


    乃至于历朝历代出动十万以上的大军,军队的行军路线都比较好猜,盯着各处水源充足的区域便是了。


    栾书等了好一会,脸色严峻地问道:“没有人给予意见吗?”


    难道没有人清楚大军行军的基础要求?当然不是了。


    他们自己就是那样做,敌人也不会例外。


    存在迟疑的因素太简单,郑国、陈国、宋国的大型水系不少,该区域的地形平坦,楚军能够选择的行军路线太多了!


    “我们驻扎在‘牛首’这个地方,想必楚国君臣是知道的。”楼令先提出这一点。


    所有人都看向楼令,等着发表下面的观点。


    楼令看着栾书继续往下说:“楚军的兵力多于我们,他们肯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既然他们知道我们在‘牛首’驻扎,应该是急于面对我们,并且立刻展开交战。”


    没人反驳楼令的观点。


    楼令走到悬挂山川舆图的地方,尽管很嫌弃简陋到极致的山川舆图,还是手在洧水附近比划,说道:“我们都知道兵力庞大对保障用水的关键,这一点不会在楚军那边出现例外。所以,令认为楚军最可能选择的路线便是这一条。”


    很多道理并不复杂,比较现实的是有人提出来,众人才会恍然大悟。


    栾书事先猜测的楚军行军路线便有洧水这一条,听楼令那么一阵解释,几乎能够肯定确实是楚军最可能的行军路线。


    “那我们就沿着洧水南下!”栾书没有再询问其余人的意见,直接做出决断。


    大军当然不会是马上开拔。


    一两个人可以说走就走,人一旦超过两位数就需要做各种准备,人数越多麻烦事就更多,不是发生迫不得已的情况,才不会出现慌忙启程这种事情。


    这一次开拔,晋军需要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从木柴、干草到车辆维护,怎么可能不事先备妥与检查?


    所以是栾书决议开拔,到晋军正式出发,耗费了五天的时间。


    晋军严格地执行每一天行军三十里的节奏,期间不管任何情况,反正就是一天三十里的不多不少。


    “你派出斥候了吗?”郤至也是从楼令这里了解到斥候是个什么兵种。


    楼令颔首道:“派了,暂时没有发现楚军的踪迹。”


    没有发现楚军?郤至立刻没好气地说道:“那你逞什么能啊?”


    郤至说的是,谁都不对楚军的行军路线发表看法,楼令倒是顶了上去。


    因此是,有人对楚军的行军路线有所猜测,但是他们选择不说。


    楼令笑着说道:“我有十足的信心,不会出错。”


    郤至看了楼令好一会,认真地点头说道:“我信你。”


    他们每一天行军三十里,后面晋君寿曼率领的上军赶上来,两支晋军完成了会合。


    而在两支晋军会合之后,他们已经抵达了“曲洧”这个区域。


    再一次驻营的当夜。


    前面楼令派出去的斥候可算传回楚军踪迹的情报。


    当时,楼令与郤至正在小酌。


    “真给你说中了!”郤至看上去非常高兴。


    楼令之前心里只是有六七分的把握,假装得信心十足而已。


    “一起去见中军将?”楼令对郤至发出邀请。


    郤至直接站起来,说道:“走!”


    有没有确认楚军的行军路线,对晋军实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吧?尽管交战还没有正式开始,仅是楚军真的如楼令所说的行军路线,等于楼令先立下了一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