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双眼瞬间空落下来,呆滞了片刻才发觉人书与判官笔已然落入后土手中。对于他们而言这两宝太过诱人了,即便心有万般不舍,也只能被迫放弃。
他们在地府亲眼目睹阴气龙卷风将无数鬼物吹散,六道之光摧毁了众多准圣鬼王和尸魔的躯体。刚从阴气风暴中坠落的他们,意识到无法战胜后土。
夺后者手中的先天灵宝,无疑等同自寻死路。最为不甘的接引立刻转身逃离。
冥河反应稍慢,眼见接引逃跑后,顿时警醒,朝着另一个方向遁走。
“之前放你们一条生路,你们却不愿离开。如今想逃,未免太迟。”
地府深处,六道轮回射出两道六道之光。
冥河因为慢了一步,率先被追上。
七彩光辉洞穿而来,冥河再次催动十二品业火红莲守护自身。
然而这一次,即使是十二品业火红莲也挡不住六道之光。它直接贯穿了红莲,并将冥河撞飞到远方。
很快,冥河全身被六道之光照耀,在瞬间肉身破碎化为血水。
这些血水还来不及流淌便被光芒蒸发殆尽。
肉身彻底毁灭后,冥河再度死亡。
接引一面仓皇逃跑,一面警惕观察后土动静。
见到冥河刹那间化为乌有,而身后的六道之光正逼近时,他惶恐大叫:“请饶我一命,我愿意投降。”
尽管求饶声音很响亮、果断,但六道之光已经洞照他的身体。在那灿烂的光芒里,接引的身影逐渐淡去:从实在变得朦胧,然后从虚幻至消失不见。
他的 ** 、法力、神识乃至真灵全都在六道之光中消散殆尽。比烟消云散更加彻底。
作为西方圣人的接引就这样魂飞魄散,没有任何痕迹留下来。
这一幕让洪荒修士们群情沸腾:“接引圣人居然死了!”
“后土太过凶残,不但杀了冥河,现在又屠了接引圣人……”
“连真灵都完全湮灭了?”
“难以置信!圣人竟然这么容易被 ** ?亲历这场景却依然无法接受。”
“先是罗睺 ** 准提圣人,接着是后土灭杀接引,西方两位圣人都没逃过此劫!”
“道祖鸿钧曾言,圣人不死不灭,为何如今相继陨落?”
“道祖早已不在人间一万多年,你还指望他?”
“后土竟可以斩杀圣人,更让人胆寒的是,我们不能再去招惹巫族了。”
“看到十二品业火红莲和元屠剑、阿鼻剑发出血光想要逃脱,但似乎冥河还没完全死去。”
“只要有血海在,冥河便能复生,所以想彻底 ** 他非常困难。”
“哎?快看!十二品业火红莲与元屠剑、阿鼻剑都被阻挡住了,冥河显然算错了。”
地府之中,冥河又重新生成一个血肉之躯后尝试召回那些先天生法宝。这些法宝变成血线试图返回血海,却被浊土珠所阻拦住。
作为一件至高的先天圣宝,上万亿鬼物都无法突破的防御,三件法宝当然也无法冲破。
反而被浊土珠的反震之力迫使现出原形。
“给我过来!” 后土发出一道六道之光,将十二品业火红莲、元屠剑与阿鼻剑一并笼罩在璀璨的六彩光芒中。借助地府与轮回的力量,三件先天灵宝迅速漂浮至后土面前。她抬起巫手将其全部抓取,磅礴的混沌之力瞬间将其牢牢掌控,使这三宝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脱离控制半分。
血海中,重新借由血神子复活的冥河厉声痛呼,“我的十二品业火红莲!我的元屠剑!阿鼻剑!” 这些宝物可是他性命所系,然而这次竟尽数被后土收服。冥河感到无比痛苦,同时也对向来能通过血遁秘术召唤回来的先天灵宝这次为何没有逃回感到困惑。事实上,他未想到此次的情境不同于以往对抗强良和红云的场面;他不仅试图闯入先天至宝浊土珠内还妄想召回这几件先天灵宝,这显然是自寻死路。若非他的血身在六道之光的照耀下迅速消散,怕也是要撞上浊土珠的壁垒,落个满头血肿的结局。现在的浊土珠,已完全受后土掌控,对于冥河及其接引而言,这里已然成了无法任意进出的绝地。
与此同时,在地府,伴随着数千亿阴魂或被捕获或遭消除,随着冥河和接引被斩杀,地府的问世之劫成功度过。天空中再次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雷声,无数紫霄神雷洗刷着洪荒天地;天地间回响着悠远而深厚的道音。万灵皆聆听到这悠扬如同来自远古的声音,并不由自主心生喜悦,明白自己死后的归宿将在地府,并从此开启轮回重生的旅程。怀着欣喜与虔诚,万灵对后土创立地府之举表示深深感激。
随着这些感恩之语,空中响起的道音愈加雄浑有力。无尽功德金云从混沌涌落,将星空与洪荒世界浸染成金色。连太阳星和太阴星也闪烁着金色光辉。那些功德金云聚集在地府之上空,令所有修士羡慕不已。
“后土以浊土珠开辟了地府,竟降下如此多功德金云,这甚至超越了女娲造人及老子、元始立教时的功绩。”有人感慨。
“我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降临人间的天降功德。”还有人补充说。
“后土开立的地府造福洪荒万灵,理应获得天道如此厚重的奖赏。”
众人议论纷纷,心中不乏艳羡之情:
“虽然这样,但为什么不是我去建立地府呢?又或者那降下的功德为何不是归于我呢?”
然而,不论如何,这一场关于地府问世的危机终究已经安全化解。
当功德金云缓缓降落在地府上方时,整个洪荒世界仿佛也被祝福所笼罩,所有的修行者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份荣耀的到来,他们内心充满了对后土的崇敬与感激。
重塑地府,功德无量
后土凭借浊土珠成功化育出地府,竟引来无量的功德金云。这些从天而降的天道功德数量惊人,远超过女娲造人的功德,甚至超越了老子和元始天尊立教所带来的福泽。
有人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大规模的天降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