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北龙城的大街小巷就热闹起来。
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开始在各处张贴阅兵式通告。鲜红的告示上,印着烫金的大字:
";华国远征军凯旋阅兵式,定于本月十五日上午九时,在北龙城中央大道举行......";
街头巷尾,很快就聚集了大量围观的民众。
";快看快看,阅兵式要开始了!";
";十五号?那不就是后天?";
";听说要出动五万大军!";
";可不是,远征军的精锐部队都要来!";
茶馆里,食客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
";这可是咱们华国第一次举行这么大规模的阅兵!";
";那是,以前哪有这个底气?现在不一样了,打赢了扶桑,咱们也是世界强国了!";
";听说连坦克装甲车都要上街,得多壮观啊!";
";可不是,我家那口子已经在找观礼的好位置了。";
街边的小贩们也在热议:
";到时候肯定人山人海,咱得多准备些吃的喝的。";
";是啊是啊,外地来的人肯定不少。";
";听说连南边的人都要坐火车来看呢!";
学校门口,家长们在接送孩子时也在谈论:
";学校说要组织学生去观礼,多难得的机会啊!";
";可不是,让孩子们看看咱们华国的军威!";
";我闺女已经吵着要去了,说要看大坦克。";
工厂里,工人们也在兴奋地讨论:
";咱们厂生产的武器,说不定也会在阅兵式上亮相!";
";那可不,听说咱们的火炮要摆一整条街!";
";到时候可得好好看看,这可都是咱们的心血啊!";
政府机关门前,
公务员们正在张贴更详细的通告:
";届时总统苏正阳将检阅部队......";
";沿途设立十个观礼台......";
";各界群众代表将受邀出席......";
整个北龙城,
都沉浸在即将到来的盛典中。
这不仅是一场阅兵,
更是华国向世界展示实力的时刻。
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
茶馆酒肆的热烈讨论,
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相:
华国,真的强大了。
振兴日报社总编室内。
杨柒月伏案疾书,笔尖在纸上飞舞。
";华国崛起,盛世阅兵!";
她写下这个醒目的标题,然后继续挥毫:
";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盛典,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当远征军的铁蹄踏过中央大道,
当战旗猎猎飘扬在晨光中,
每一个华国人都将为之骄傲,
每一颗赤子之心都将为之震撼......";
她停顿片刻,轻轻咬了咬笔杆,继续写道:
";还记得那些屈辱的岁月,
还记得那些不屈的抗争。
而今天,
我们终于可以昂首挺胸,
向世界宣告:
华国,已经强大!";
写到动情处,她的眼眶微微发红。
";主编,";副主编敲门进来,";版面设计图拿来了。";
";嗯,";杨柒月抬起头,";把阅兵式的消息放在头版头条,配图用总统府提供的远征军照片。";
她站起身,走到版面设计图前:
";这里,放上阅兵式的具体安排。";
";这里,配上远征军将领的介绍。";
";这里,写上观礼注意事项。";
";明白。";副主编快速记录。
";记住,";杨柒月转身,眼中闪着光芒,";这不仅是一份报道,这是华国崛起的见证。要让全国人都知道,我们的远征军要回来了,我们的华国强大了!";
";是!";副主编也热血沸腾。
";让排版组加班,务必今晚印刷完成。明天一早,我要看到这份报纸出现在全国各地!";
看着手中的文稿,
杨柒月的心中充满自豪。
她不仅是一位报社主编,
更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记录者。
而这场阅兵式,
将是她笔下最激动人心的篇章。
消息一经发布,全国沸腾。
沪城火车站,人头攒动。
";快快快,北上的车票要买完了!";
";我早就订好了,明天一早的车。";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去看看!";
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队,所有北上的车次都一票难求。
金陵火车站,同样人声鼎沸。
";爹,我们真要去北龙城吗?";
";当然去!你爷爷在东北打过仗,我要带你去看看,咱们华国是怎么强大起来的!";
月台上,无数家庭带着行李,准备踏上北上的旅程。
一列列火车,
满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
向着北龙城驶去。
车厢里,人们热切地讨论着:
";听说要出动五万大军!";
";可不是,而且都是远征军的精锐!";
";我听说连缴获的扶桑武器都要展示!";
";那必须的,让全世界都看看,咱们有多厉害!";
一位老兵拄着拐杖,执意要去:
";我当年在北疆打过仗,这次说什么也要去看看。";
";爹,您身体......";
";没事!就是死,也要看完阅兵再死!";
一个教师带着全班学生:
";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让孩子们亲眼看看,华国的军威!";
车厢里,学生们兴奋地讨论着即将看到的坦克和大炮。
商人们也纷纷北上:
";这可是做生意的好机会啊!";
";是啊,听说各地的人都往北龙城赶呢!";
";我已经订好了货,专门卖纪念品。";
文人墨客们也坐上了火车:
";这种历史性的时刻,必须亲眼见证。";
";是啊,以后好写进书里,让后人都知道。";
";我已经准备好了相机,要把每个细节都拍下来。";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无数火车载着期待的人群,
向着北龙城奔驰。
火车站的广播里,
不断响起加开临时车次的通知。
月台上,
人们挥手告别自己的城市。
车厢里,
充满了对阅兵式的期待。
这是一场全民的盛典,
这是一次历史的见证。
每个人都想亲眼看看,
华国军队凯旋的荣耀时刻。
总统办公室内。
苏正阳站在巨大的沙盘前,身边是军方和政府各部门的负责人。
";阅兵式分为三个方阵,";他指着沙盘,";第一方阵是远征军的陆军部队,坦克装甲车开道,步兵方队紧随其后。";
";是!";陆军总参谋长立即记录。
";第二方阵是海军陆战队,";苏正阳继续说道,";他们在登陆战中立下大功,必须重点展示。";
";明白!";海军代表点头。
";第三方阵是空军部队,";苏正阳的手指移动到空中预设航线,";轰炸机编队从这里飞过,要喷射红色彩带,在天空中画出华国国旗。";
";保证完成任务!";空军指挥官挺直腰板。
";章栾玉。";苏正阳转身。
";在!";
";观礼台的安排怎么样了?";
";已经规划好了,";章栾玉立即汇报,";中央观礼台设在这里,两侧是各省代表和外国使节的观礼区。人民观礼台沿途设立十处......";
";不够,";苏正阳打断道,";加到二十处。来看的百姓会很多。";
";是!";
";警卫工作呢?";
";神罚特种部队已经开始部署,";安全部门负责人说道,";全程警戒,确保万无一失。";
";医疗救助呢?";
";沿途设立三十个医疗点,";卫生部官员答道,";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宣传报道的准备?";
";全国各大媒体都会到场,";宣传部长说道,";振兴日报社杨主编已经亲自带队......";
";好,";苏正阳点头,";记住,这不仅是一场阅兵,这是向全世界展示华国实力的时刻。每个细节都要完美!";
";是!";众人齐声应道。
";还有,";苏正阳补充道,";阅兵结束后,要在各大城市举行庆功宴。让全国人民都能参与其中。";
";明白!";
看着众人离去,
苏正阳的目光落在沙盘上。
这场阅兵式,
将是华国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
一个强大的华国,
即将以最威武的姿态,
展现在世人面前。